人类一生,就是依赖映在视网膜上的倒立虚像,不断测量着自己和世界之间的距离。 ——杉本博司
打开光的视界
设计师希望呈现一个安静的空间,居住在此的是一对年轻夫妇与一个十岁的孩子,因有二胎计划,所以在空间设计计划中,不仅需要考虑外观的呈现符合居者审美,在功能上也需要满足未来的生活状态。
项目拥有地上地下共两层空间,在冗杂的立面结构中分离出明晰的动线,规划布局结构,导向光线,是此次设计的重中之重。
原空间的地下室相对封闭,四面都是墙壁,采光较为不足,作为居住空间来说,显然是不够舒适的。于是设计的第一步是考虑如何将光线向下渗透,设计通过打开一二层空间的平面状态,形成贯通的场景,如此一来,自然光得以透入地下空间,形成明暗交错的视觉关系,也为原显闭塞的地下空间带来向上的张力。
业主喜欢机械的拼搭,享受刺激冒险的生活状态,需要一处可以沉浸式享受个人趣味,但同时能够满足家庭沟通的场景作为工作区域。
这个区域被归置于楼梯的转角,由楼梯的踏步延伸出不锈钢的工作台面,冷硬的金属光泽,回应机械装置的精密与流畅感。长条的桌面与敞开式的构造,既能满足使用功能,又可以在拼搭过程中,与孩子一同探讨合作,享受亲子互动的氛围感。
打破传统密闭影音室与独立休闲区,在地下空间设计敞开式的交融性场景搭建,以不同的地面材质或是高低错落的顶面处理完成功能性的分割,如此形成交流的闭环,使人在场景中的各处,都可以完成目光与氛围的互动。
以光为引,联动空间
在复式空间中,不同楼层间的交流感一直是设计思考的命题。从地下空间来看,自上倾泻而下的自然光代表着两层间的交流,而如何在地上空间合理强调地下室的存在,设计师选择用一处绿植做出回答。
栽植于地下花园的绿植,一路向上攀升,在地面展开枝丫,郁郁生长。隐喻空间随生活而成长的状态,也暗示多层空间中的并联关系。
客餐厅空间相互交融的同时,消解与室外的界限,形成内外联动的视觉效果,光线自然地随着空间的深入而渐次黯淡,层次分明的同时引导人们活动轨迹的汇聚,提供自由的交互场所。
将厨房空间位移至原阳台区域,带来扩大化的视野与明亮的光线感受,而这样做所面临的难点是排烟问题,设计选择往外拉出烟囱位置,与地下室烟管重合,如此只需保留一层一处烟囱位。而原有的烟囱取掉后,正好与原厨房空间形成楼梯位,延伸出吧台区域,形成流畅的行动脉络。
收束光线,创造氛围感
有舍有得的结构选择,让空间更富于变化。拿掉一侧小房间后,主卧面积得到扩张,以此容纳进独立的卫浴空间,形成完整的套房结构。
选择镂空的隔断引导光线的侵入,百叶窗挡住来自室外的打扰却并不影响窗外的绿意葱茏,在城市中居住,也能享受片刻所居山野的乐趣。
只是因为有了光,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,人间也显得可爱。
——艾青《光的赞歌》
本案空间,围绕着光在室内的走势,规划空间存在的可能性,引导光线下倾,也引导目光上扬,在冷硬的建筑里探寻勃勃的生机,在四方的结构里寻找家的归途,设计以人为镜,以光为引,化形为生活的无限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