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案是精装房全改项目,原始空间利用率低且无法满足一家三口的理想生活,于是设计结合业主的习惯与需求,拆除所有墙体并重新规划,落地更实际的功能,容纳业主的日常、喜好以及心情,去呈现家的包容度。
原始问题
空间层高较低且阳台有移门阻隔,导致采光不足,显得公共区阴暗沉闷;
入户门正对卧室走廊,形成对冲问题;
厨房狭窄,操作空间过小;
原始主卧空间有限,无法满足衣帽间需求;飘窗较高且占用了较多面积,空间利用率低;
全屋收纳面积少且布局不合理。
改造方案
拆除阳台移门,将公共区全域打通,制造开放式流动,更加明亮通透;
在层高低的硬性条件下,优化结构和立面,改造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层高的占用,开阔视感;
餐厨开放一体,形成紧密互嵌,极致利用空间;
重新规划卧室布局,将南向次卧改为衣帽间,主卧成为功能舒适的酒店式套房;
同步调整主卧与次卧的入门方向,将整体走廊偏移,解决了走廊与入户门对冲的问题;
全屋重新规整收纳布局,将不同区域、不同类别的生活物品进行秩序规划;在走廊转角处增设收纳柜,强化整屋的收纳体系。
公共区采用无主灯设计,搭建流畅的一体化结构,以此修饰层高。设计在生活功能的考量中,布局了高效的收纳体系:电视机柜、餐边柜、转角柜体互相搭配,将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生活用品进行便捷归类,保障公共区干净整洁。
业主喜欢将收藏的字画、器皿、插花作为装饰品,安置在家的各个角落,营造专属的气质氛围。在某个闲暇的午后,安静地坐在沙发前阅读、喝茶,独享宁静时刻。
原始餐厨分隔独立,设计将这里打通开放,以餐桌为中心点产生洄游流动,与客厅兼容交互。烹饪、用餐、聚会都能在这里串联一体,成为了一家人的主要活动区域。
过道的转角处,巧妙设置了一个「黑色盒子」,作为日常生活的辅助收纳,同时牵引场景过渡,功能与美学一举两得。
餐厅和厨房互相包裹、内嵌,共生一体,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功能规划。此番布局也强化了收纳体系,柴米油盐与厨余用品都能安置在更合适的区域,通过暗柜、抽屉的组合设计,极致优化空间利用率。业主只需转身就能快速拿取想要的物品,一举一动间保障了操作的便捷性。
厨房调度过道的比例关系,在岛台嵌入烤箱,搭配餐边柜的吧台使用,延伸了中西厨的功能应用。家人们一起制作料理,深入日常与三餐四季,细细品味这场可持续的生活品质。
朝南的两个卧室合并为主卧套房,于是拥有了一个非常宽阔的衣帽间。卫生间摒弃了门的隔离,打通后形成更柔和的区域过渡。
原始的飘窗占据了较多的面积且缺少实用性,直接拆除后让渡了一部分空间,可以放一把单人椅,在这里沐光落座,独享慢节奏生活。
衣帽间根据衣物的类别、长度、季节等进行分类,优化组合不同储藏形式。南面的采光减少空间的沉闷感,释放明亮与灵动。
男孩房原来的独立阳台归入室内,腾出更多空间布局书桌和衣柜,全方面考虑了当下和未来的成长需求。床的对面设置了陈列架,可以摆放孩子喜爱的手办、玩具等,呵护关照其内心世界。
次卧采用低饱和的空间氛围,关照收纳、睡眠、精神的多元化需求,将生活功能与情绪感官结合,通过大量留白填充内心更细腻的情感,缓缓落入内心一角,回归舒适的居住体验。
全新的布局为业主重塑更具品质感和舒适度的生活方式,习惯、喜好、功能都是空间容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,链接了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,简单且满足。
项目名称:光与印记
设计公司:家和丽舍空间设计
项目地点:温州瑞安·峰荟里
项目面积:139㎡
主案设计:叶智丽
文案策划:橙设传媒
项目摄影:吴昌乐
参与品牌:森工木业、宝力建材、梵戴克地板、摩恩、帝王、威亚森系统门窗、奥成石材、英国伯爵艺术涂料、瑞家软装
叶智丽
家和丽舍空间设计主理人